2008年12月8日星期一

仍舊在聖誕節前胡思亂想(一)





(去年半島酒店的聖誕佈置)


正想提筆寫「憂鬱的聖誕節」此等煽情題目之際,突然想起,我不是在去年的聖誕已寫過這個題目?

看來我每年聖誕前都要憂鬱一次,這是不褪的情緒病。

在眾多節日中,農曆新年我是最開心的。拿著一盒盒餅乾和朱古力去見親戚,穿最好的衣服,用心打扮(更會有心機化妝),逢人說恭喜發財,感覺很高興。


對我來說中秋節是倒霉的節日。小時候有幾年的中秋都發生不愉快事件,之後縱使已沒事,但從此有了陰影。而且長大了,提起燈籠也像用來照明多過用來玩,亦不能玩火,連小表弟也不出來玩了,還有什麼意思?不過在這節日,多了很多甜點(月餅)吃,公司有大量供應。


至於復活節。其實受難節對我來說更深刻,會思考耶穌為我們做了什麼。但在復活節理那天,我卻沒有應有的喜樂。


而端午節,長大後的端午節只是不停有?食而已,不會再像小時候一早起床看“爬龍舟” (鄧櫈~鄧櫈~鄧櫈登dun鄧櫈~~)。


清明節,我的親戚慣了不在正日拜山。所以當天只是一個假期。


至於香港人仿傚外國人大肆慶祝的萬聖節,我想都是大家想找個機會玩而已。泰國有撥水節,西班牙有奔牛節,世界各地都有很多有趣的節慶,讓眾人同樂。但身在香港,中秋節不能玩火,過年不能放炮竹;有得玩的,只有爬龍舟(但除非你參賽,否則都是看而已)、看飄色和看舞火龍看舞師,但也只是看別人玩居多。但是在萬聖節,如果你有心玩,可以設計服裝和特別的化妝。其實所謂玩,有很多人都是借機戴個靚靚面具,開個Party喝喝酒而已。在外國,真的有很多人穿著古靈精怪的服裝回校(已不限於扮鬼,而是“扮野”);就算你不參加拿糖,也要在家派糖呢!其實香港人壓力指數這麼高,最需要的便是借玩來減減壓,但又常想不出究竟有什麼好玩,結果只懂去大吃大喝和以酒減壓。海洋公園便是看準香港人想玩但又不懂玩的心態,安排一些好好玩,人人可參與的節目讓大家玩個夠。


我反而想香港慶祝感恩節,一家人聚在一起,為一切我們所擁有的感恩。但我想,過“冬至”某程度是中國人的感恩節。在最寒冷的時候一家人圍在一起吃飯(近年時興吃盆菜呢)。


1 則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