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4月28日星期一

舒琪”影評(人)死亡事件簿”(五,完)


【明報專訊】(前文提要:針對「報刊影評人之死」的議題,《綜藝》網站的執行編輯安‧湯遜提出了一連串有趣的相關問題,這裏試把問題套在香港的環境上,解答如下)。








8.如果年輕一代不再讀報,也不再(在網上)追隨一個可以反映他們口味的評論人,他們往那裏掌握要看什麼電影的資訊?



一個來得有點irrelevant的問題(不論是在西方抑或本地):這一代的年輕人上影院會先去掌握什麼電影資訊嗎?(即使是電影學生,我敢說答案也不會是絕對的正面。)對大部分的他們來說,看電影與唱卡拉OK、蒲吧、shopping、吃轉壽司、逛MK會有本質上的分別嗎?也就是說,除了都是社交娛樂外(目的百分百是為了"hea"),這些活動都不再承載任何其他意義。所謂資訊,充其量不外是一些消費的小資料(貼士)而已,例如被消費的對象(如歌星、演員、製成品)能夠提供多少可被消費的內容(包括了形像、裝潢),衡量的方法,往往是一些不言而喻的icons(星星、金錢代號、大拇指)。即使涉及任何實質的資訊,其內容也是在重申或肯定該消費品的價值(製作報道、幕後走訪、特技揭秘諸如此類)。問一個今天最典型的年輕觀眾,他會care買票看的電影會對他的人生有任何啟發、有什麼東西值得他去學習或感受、又或簡單如它的導演是誰嗎?(當然,客觀的事實是我們大部分的電影都沒有這個能力去提供上述的內涵。)



9.Rotten Tomatoes和Metacritic(兩者都是把全美國的影評蒐集起來,加以分門別類的綜合式網站)對影評有什麼影響?正面還是負面?



這兩個其實都屬資料性的平台,好處是省時方便,可以把有關影片公開發行期間的reviews都一覽無遺(Rotten Tomatoes還給你做了百分比排行榜──把評論量化的另一例子)。作為一個檔案站,不無它的用處,沒所謂正面或負面。(至於為什麼我們沒有同類型的網站,自是因為我們根本便沒有評論。(文章拖得太長,抱歉。但對這題目仍有興趣的讀者,筆者僅推薦The New York Press 的Armond White一篇題為"What We Don't Talk About When We Talk About Movies"的火氣十足的近作。White的口味一向十分飄忽(他很推崇邁克李德《Vera Drake》,但對陳凱歌的《無極》也讚不絕口),但卻勝在從不賣帳。這篇文章大罵Roger Ebert的拇指式影評,骨子裏其實是痛恨影評人自家的不爭氣,十分痛快淋漓。



網址:http://www.nypress.com/21/17/news&columns/feature3.cfm)。



(之五,完)



(引自2008年4月28日《明報》)
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